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梁昭輝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一說起延安,人們都會油然而生敬意,因為這里誕生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名共產黨人都應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瓜連的蔓子,蔓子連的根。老百姓連的共產黨,共產黨連的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在延安時期被旗幟鮮明地提出來,并成為統一全黨思想的落腳點。在延安,我們黨把“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黨的干部和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梢哉f,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貫穿延安精神的一根紅線,也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和精髓所在。“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共產黨人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初心、背離群眾。只有堅持把延安精神放在心中,才能更好地滋養初心,站穩人民立場,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持“共用一條被子的感情”,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黨員干部經受住挫折考驗的精神支柱。紅色延安,是淬煉靈魂的好地方;延安精神,是堅定信念的好教材。當年,來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摒棄“西安”、選擇延安,皆因延安的窯洞里有馬克思主義和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當毛澤東問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為什么要來延安時,他堅定地回答:“延安是最好的大學”“延安能革命能抗日,再苦我也不怕”。事實證明,延安的魅力就在于有馬克思主義真理、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艱苦奮斗的革命意志。進入新時代,黨員干部要跨越千山萬水,奪取新的勝利,仍要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強調要大力弘揚硬骨頭精神、西遷精神、東北老航校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老西藏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科學家精神等。這些精神同延安精神一樣,都是偉大民族精神的精華,永遠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大變局的演變,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特別是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更加需要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延安精神,不忘初心、永葆恒心,堅守政治靈魂、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延安時期那么一種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揚斗志、那么一種科學精神,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昔日,革命前輩能在小窯洞里推動著抗日救國、民族復興的大業;今天,我們一定能讓延安精神發揚光大,磨礪時代風采,再創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