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04.6億元。報告提出,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參加市人代會的代表們紛紛表達了對經濟增長的堅定信心。他們說,雖然欠發達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市情,發展不足特別是產業發展不足,經濟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活力不夠,區域發展不平衡,自身造血機能不足,縣域經濟體量不大等仍然是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市已踏上高質量發展新的趕考之路,延安經濟增長有底氣,只要大家人心思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勇于擔當、不辱使命,一定會讓紅色圣地迸發出更加旺盛的生機活力,確保這一預期目標的實現。
產業是強市之基、富民之要。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市凝神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抓產業項目、制造業項目,突出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狠抓招商引資,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1%。
我市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市發改委主任張驍衛說,今年,我市安排市級重點項目320個,總投資25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75億元。我市將以項目引領擴大投資,圍繞新技術成果、產業鏈優勢、資源稟賦、發展短板,建立謀劃論證、前期推進、重點建設、建成投用項目“四張清單”,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我市還將不斷增強創新發展源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計劃,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平臺建設。張驍衛說,近年來,我市在創新驅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我市繼續發揮秦創原(延安)創新促進中心一站式貫通服務功能,落實支持發展政策,年內完成轉化并注冊公司數量達到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0%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策靠前穩住主體,把政策舉措聚焦到保市場主體、穩預期上來,強化量化管理,激活內生動力,實現經濟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發展是硬道理。市人大代表、工行延安分行行長丁維說,將繼續堅持政策靠前發力,緊跟地方政府發展方向,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重大項目、工業園區、優質企業等的支持力度,不盲目限貸、抽貸、斷貸,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和有潛力、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市人大代表、延安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李斌說,要補齊安全環保、人才隊伍、企業管理、科技創新、基層黨建短板,繼續辦好技能大賽,培養更多的“延能工匠”,布局創新鏈,延長產業鏈,做強供應鏈,融通資本鏈,全力維護穩定大局,激發人才和發展活力,提升企業治理能力,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延安江潮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寶塔區2021年重點招商引資企業之一,是一家集水泵、電機、智能控制于一體的智能制造企業。市人大代表、延安江潮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建躍說,延安經濟發展要引進先進的制造業企業,抓好招商引資政策落地,持續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更多的企業在延安落地生根發芽。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工業園區升級版,使園區成為發展方向明確、功能定位清晰、主導產業突出的工業發展“主戰場”。
市人大代表孫學武、劉毅說,應加快推進園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把“畝均效益”作為倒逼園區提檔升級重要手段,用地指標優先向工業園區傾斜,延續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力度,增強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支撐力,讓園區經濟成為延安經濟新的增長點。(記者 劉小艷)